关闭

用户登录
欢迎来到 城乡建设法制网!
当前所在:首页 > 住房发展

西安公积金中心开展“我为群众办实事”“五个一”系列活动

  • 时间:2021-12-10 23:15:08
  • 来源:
  • 作者:

     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,西安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聚焦职工群众公积金业务办理中最急、最忧、最怨问题,扎实开展“五个一”系列活动,解决了一批职工群众关心关注关切的“急难愁盼”问题。今年截至11月底,全系统累计为职工群众办实事41项,其中出台新政策1项,调整政策4项,提出优化办事流程新举措6项,开展上门服务100余次,代办帮办业务233件,新增办事网点8个,催建企业189家,催缴企业40家,为3861名职工维护了切身利益,帮助44.5万户家庭解决和改善了住房条件。

  一是开展“学讲话、悟思想”大学习。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建党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、来陕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和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为重点,领导班子和各党支部紧扣学习重点、细化学习计划、狠抓学习落实。一是采取指定学习内容、明确学习要求、编印“口袋书”、查看学习笔记等方式狠抓学原文落实;二是采取举办党史小课堂、党史知识测试、查阅心得体会、组织研讨交流等方式了解悟思想情况;三是采取对比责任担当、对比工作标准、对比作风形象等方式察看学用结合实效。通过逐字逐句学原文、入心入脑悟思想、扎扎实实转作风,真正把“以人民为中心”的发展思想和“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”的宗旨意识内化于心、外化于行,不断增强担使命、解难题、办实事的使命感和责任心。

  二是开展“查弱项、找短板”大自查。组织党员干部深入开展“四查四看”:查调研深度,看是否真正了解掌握职工群众反映强烈问题;查办实事项目,看是否回应职工群众反映问题,是否将办实事等同于普通业务;查推进措施,看是否具体实在、科学合理,是否有利于优化办事流程、提升服务效率,是否能够有效检验党员干部攻坚克难的勇气和能力;查工作台账,看时间节点是否紧凑,是否存在按部就班、随意拖延等问题。通过大自查,增强了办实事项目的针对性和实效性,确保办实事聚焦群众期盼、紧扣业务发展、紧密联系实际。

    三是开展“敢担当、勇作为”办实事大推进。建立月报告和大督查机制,完善办实事项目台账,明确时间节点,倒排工期,挂图作战,每月报告项目进展情况;成立3个督查小组,明确任务分工,对全系统41个办实事项目跟进指导督办,强力推进工作落实;党支部积极发挥战斗堡垒作用,支部书记认真履行“第一责任人”职责,亲自谋划项目,亲自协调解决问题,认真把关负责;党员干部积极发挥先锋模范作用,出谋划策、攻坚克难、主动作为。全系统形成了“我为群众办实事”的强大合力,全力推进办实事项目按节点高标准落实。

  四是开展“听民声、问民意”大回访。采取现场征询、上门了解、电话回访、发放问卷等多种方式,集中开展大回访活动,全面了解业务委托银行、缴存单位、职工群众对本单位本部门“我为群众办实事”实践活动项目落实情况的意见建议,及时完善改进;充分利用督查督办和检查指导等时机,采取座谈交流和电话询问等方式,侧面了解群众对办实事的评价意见,真实掌握群众满意度,督促受检单位把群众意见转化为改进措施;畅通信访投诉渠道,认真受理群众信访投诉,汇总梳理群众急难愁盼问题,及时向涉诉相关单位和部门反馈有关问题,为充实完善实事项目、持续深化办实事活动提供线索来源。通过大回访,努力做到实事为民办、群众真满意。

  五是举办“亮成果、比成效”大展示。收集梳理各党支部办实事好经验好做法,指导各支部准备“我为群众办实事”阶段性成果介绍展示材料,编排制作视频、PPT和《“我为群众办实事”典型案例汇编》。召开全系统党史学习教育“亮成果、比成效”大展示暨“我为群众办实事”推进会,搭建学习交流平台,下发案例汇编,推选优秀党支部采取视频展播或结合PPT介绍方式,展示在专题学习、主题活动、为群众办实事等方面的亮点特色和成果收效;党委书记集中点评全系统党史学习教育开展情况。通过集中展示交流达到检查评比、学习交流、推进提高和营造“比、学、赶、超”浓厚氛围目的,督促各党支部强化主体责任、主动固强补弱、不断推进党史学习教育在全市住房公积金系统走深走心走实。(付江星 通讯员 耿朋伟)

                    责任编辑/何蓉


[免责声明]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,仅供学习交流使用,不构成商业目的。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涉及作品内容、版权和其它问题,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,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。

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,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、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。城乡建设法制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。
本网部分转载文章、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,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。

北京宝珍品商贸有限公司主办 | 政讯通-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

城乡建设法制网 fazhi.cxjszx.org.cn 版权所有。

联系电话:010-56232582 13391776757 010-56278284 13366461258 010-53386795
监督电话:18610822936,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:010-57028685

第一办公区: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;第二办公区: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

邮箱:qgzfyjsfzdyzx@163.com  客服QQ:321579164 通联QQ:3115014313
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