关闭

用户登录
欢迎来到 城乡建设法制网!
当前所在:首页 > 城乡规划

徐州:这些老旧小区颜值从“面子”美到“里子”

  • 时间:2023-12-17 03:51:42
  • 来源:江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
  • 作者:佚名

  宽阔平整的沥青路、干净整洁的小花园、休闲小憩的凉椅、规范有序的停车位……走进民强园二期、东华园小区、花南小区,曾经破旧的老小区在经过改造后焕然一新。“好几十年的老房子,现在就像新的一样!”对于改造后的小区,居民们赞不绝口。

  听民声 广泛收集居民建议

  在孙阿姨等老住户看来,困扰他们多年的“积水”“漏水”问题,能在这次改造中被一并解决,是非常值得庆贺的事情。

  “原来的路是坑坑洼洼的,一下雨就积水。在门面房改造之前,小区管道堵得很厉害,三天两头就要维修。这次改造,我们都很满意。”在民强园二期小区,居民孙阿姨说道,她2005年就住进了民强园二期,现在已经18年了。小区在改造前征求了居民们的意见,包括墙体的颜色、路面和管网的改造等。

  

  民强园小区二期路面平坦开阔

  在民强园二期小区隔壁,是建设于1999年的东华园小区。住在这里的张师傅说,他2002年就住进东华园了,在他看来,东华园小区在改造前存在着管网破旧、雨水管道老旧、停车难等各种问题。但是改造后的东华园小区却是让人耳目一新。

  在民强园二期小区和东华园小区看到,“新小区”路面宽阔,并在合适的位置预留了停车位。建筑外立面被刷成浅黄色,在阳光照射下显得明亮又温暖。让居民们感到惊喜的是,本次改造,两个小区均改造出了可供休闲和健身的小广场。

  

  东花园小区改造的健身小广场

  区房产服务中心生计科工作人员朱加金介绍,民强园二期和东华园小区位于民祥园菜市场北侧,两个小区共有11栋楼,小区属于拆迁安置房,上房已有20年。过去小区内水泥地面破损严重,绿化面积少,部分楼栋外立面脱落。2023年,民强园二期小区和东华园小区同时被列入云龙区老旧小区改造计划。

  “为了让小区的改造惠及更多的群众,社区干部走访小区住户,广泛收集小区居民的建议。根据前期实地调查老旧小区现状以及居民反馈的一些问题,对小区内基础设施、配套设施等进行改造。”朱加金介绍。

  如今的小区虽小却精致,道路平整干净,建筑外墙重新喷涂了真石漆。小区东侧临复兴南路的巷子里,有两排景观长凳,阳光透过梧桐树叶照射在小区的地面上,光影斑驳,富有诗意。

  大升级 老小区改出新生活

  “我们小区只有两栋楼是商品房,前几年物业公司撤走了。”在子房街道的花南小区,居民刘阿姨说,小区上房20多年了,很多硬件设施陈旧老化,没有物业公司愿意接手。而现在经过改造,整个小区面貌焕然一新,令人惊喜。

  

  新大门,新地面

  “在道路铺设上,民强园二期、东华园小区、花南小区各楼栋单元门前道路均使用了露骨料混凝土,这是一种‘海绵城市’的材料,具有高强度和透水性。我们还给道路镀了膜。”云龙区老旧小区改造三标段施工负责人崔文强介绍,在小区改造前,居民们还可以选择路面的颜色。

  

  

  改造后监控照明一体

  “通过实施雨污水管网改造、小区损毁道路修整翻新、加强小区绿化、外立面改造、照明设施改造、小区内线缆整治等工程,花南小区变化巨大。”崔文强说。

  都说好 改造惠及居民4369户

  2023年云龙区实施改造建国小区一期、建国小区二期、汉御花园、花南小区(片区,含利群小区、铁桥南院及周边)、东华园和民强园二期等6个老旧小区,涉及72栋楼,建筑面积29.85万平方米,惠及居民4369户。

  “云龙区老旧小区改造三标段共有3个小区,分别为民强园二期、东华园小区、花南小区。3个小区在改造之前都存在诸如管网破旧、道路破损易积水、雨水管道老旧、线缆杂乱、停车难等问题,经过改造后,小区硬件设施升级了,居住环境改善了,居民们都说好。”云龙区房产服务中心生计科科长常青介绍,云龙区根据每个小区的实际情况,整合利用现有资源,按照居民实际需求,精细规划设计,最大限度提升居民生活品质。

  来源:云龙之声微信公众号


原文链接:http://jsszfhcxjst.jiangsu.gov.cn/art/2023/12/7/art_81993_11092323.html
[免责声明]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,仅供学习交流使用,不构成商业目的。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涉及作品内容、版权和其它问题,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,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。

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,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、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。城乡建设法制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。
本网部分转载文章、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,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。

北京宝珍品商贸有限公司主办 | 政讯通-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

城乡建设法制网 fazhi.cxjszx.org.cn 版权所有。

联系电话:010-56232582 13391776757 010-56278284 13366461258 010-53386795
监督电话:18610822936,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:010-57028685

第一办公区: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;第二办公区: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

邮箱:qgzfyjsfzdyzx@163.com  客服QQ:321579164 通联QQ:3115014313
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